化工厂常见设备的布置的一些要求

admin 2024-09-15 17:48:0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01

化工厂常见设备的布置的一些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塔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详细要求为。

(1)单排布置,一样平常环境下较多采纳单排布置,管廊的一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或立式容器时,一样平常中心线对齐,如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塔设置联台平台时,宜中心线对齐或切线对齐;

(2)多排布置,对付直径较小本体较高的塔,可以双排布置或成三角形布置,如许,可以应用平台将塔接洽在一路,进步其稳固性。但对平台生根构件应采纳可以滑动的导向节点,以顺应分歧操作温度的热胀影响;

(3)构架式布置,对直径DN≤1000mm的塔还可以布置在构架内或构架的一侧。对用构架进步其稳固性和设置平台、梯子。对付布置在构架上的分段塔,当无法使用灵活吊装机具时,应在构架上设置检修吊装举措措施。

02

塔与其联系关系的装备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塔与其联系关系装备如进料加热器、非明火加热的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回流罐、塔底抽出泵等,宜按工艺流程次序接近布置,需要时可形成一个自力的操作体系,设在一个区内,如许便于操作治理。

03

沿管廊布置的塔和立式管器与管廊的间距若何肯定。

(1)在塔与管廊之间布置泵时,应按泵的操作、维修和配管要求肯定;

(2)塔与管廊之间不布置泵时,塔外壁与管架立柱中心线之间的间隔,不宜小于3m。

04

塔与塔之间或塔与其他相邻装备之间的间隔若何肯定。

塔与塔之间或塔与其他相邻装备之间的间隔,除应满意管道、平台、仪表和小型装备等布置和安装的要求外,尚应满意操作、维修通道和根基布置的需耍。两塔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2.5m。

05

塔和立式容器的安装高度应相符哪些要求。

(1)当应用内压或流体重力将物料送往其他装备或管道时,应由其内压和被送往装备或管道的压力和高度肯定;

(2)当用泵抽吸时,应由泵的汽蚀余量和吸入管道的压力降肯定装备的安装高度;

(3)带有非明火加热重佛器的塔,其安装高度,应按工艺要求的塔和重沸器之间的互相关系和操作要求肯定;

(4)应满意塔底管道安装和操作所必要的最小净空,且塔的根基面超过跨过地面不该小于200mm。


06

换热装备的布置一样平常要求是什么。

(1)与分馏塔联系关系的管壳式换热装备,如塔底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等。宜接工艺流程次序布置在分馏塔的邻近;

(2)两种物料进行热互换的换热器,宜布置在两种物料进出口相连的管道比来的地位;

(3)一种物料与几种分歧物料进行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应成组布置;

(4)用水或冷剂冷却几组分歧物料的冷却器,宜成组布置;

(5)成组布置的换热装备,宜取支座根基中心线对齐,当支座间距不雷同时,宜取一端支座根基中心线对齐。为了管道衔接便利,地面上布置的换热器也可采纳管程进出口管嘴中心线对齐;

(6)换热装备应尽可能布置在地面上,然则换热装备数目较多可布置在构架上:

l)浮头式换热器在地面上布置时,应满意下列要求:

浮头和管箱的两侧应有宽度不小于0.6m的旷地,浮头端前方宜有宽度不小于1.2m的旷地;

管箱前方从管箱端算起应留有比牵制长度至少长1.5m的旷地。

2) 浮头式换热器在构架上布置时,应满意下列要求:

浮头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0.8m;

管箱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1mn,平台采纳可拆卸式雕栏,并应斟酌牵制抽出区所需的空间;

构架高度应能满意换热器的管箱和浮头的头盖吊装必要。

(7) 为了勤俭占地或工艺操作便利可以将两台换热装备重叠在一路布置。但对付两相流介质或壳体直径年夜于或即是1.2m的换热器不宜重叠布置;

(8)换热器之间、换热器与其他装备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0.7m;

(9) 重质油品或污染情况的物料的换热装备不宜布置在构架上;

(10)操作温度高于物料自燃点的换热器的上方,如无楼板或平台离隔,不该布置其他装备。

07

重沸器的布置一样平常要求是什么。

(1)明火加热的重沸器与塔的间距,应按防火规范中加热炉与塔的间距要求布置;

(2)用蒸汽或热载体加热的卧式重沸器应接近塔布置,并与塔维持必定高差(由工艺设计肯定),二者之间的间隔应满意管道布置要求,重沸器抽牵制的一端应有检修园地和通道;

(3)立式重沸器宜用塔作支持布置在塔侧,并与塔维持必定高差(由工艺设计肯定)。其上方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4)一座塔必要多台并联的立式重沸器时,重沸器的地位和安装高度,除保证工艺要求外,尚应满意进出口聚拢管的布置要求并便于操作和检修。

08

空冷器的布置一样平常要求是什么。

(1)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空冷器)宜布置在装配整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空冷器应布置在主管廊的上方、构架的顶层或塔顶;

(3)空冷器不该布置在操作温度即是或高于物料自燃点和运送、储存液化烃装备的上方;不然应采纳非燃烧资料的隔板隔离掩护;

(4)多组空冷器布置在一路时,应布置情势同等,宜采纳成列式布置;应避免一部门成列式布置而另一部门成排布置;

(5)斜顶式空冷器不宜把透风面临着夏日的主导风向。斜顶式空冷器宜成列布置,如成排布置时,两排中央应有不小于3m的空间;

(6)并排布置的两台增湿空冷器或干湿结合空冷器的构架立柱之间的间隔,不该小于3m;

(7)空冷器牵制两头管箱和传念头械处应设置平台;

(8)布置空冷器的构架或主管廊的一侧地面上应留有需要的检修园地和通道。

09

空冷器的布置若何避免自身的或互相间的热风轮回。

(1)同类型空冷器布置在统一高度;

(2)相邻空冷器靠紧布置;

(3)成组的干式鼓风式空冷器与引风式空冷器离开布置,引风式空冷器应布置在鼓风式空冷器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引风式空冷器与鼓风式空冷器布置在一路时,应将鼓风式空冷器牵制进步。

10

加热炉的布置一样平常要求是什么。

(1)明火加热炉宜集中布置在装配的边沿井接近消防通道,且应于可燃气体、液化烃、甲B 类液体装备的整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加热炉与其他明火装备应布置在一路;

(3)几座加热炉可按炉子中心线对齐成排布置。两座加热炉净距不宜小于3m;

(4)当采纳灵活维修机具吊装加热炉炉管时,应有灵活维修机具通畅的通道和检修园地。对付带有程度炉管的加热炉,在抽出炉管的一侧,检修园地的长度不该小于炉管长度加2m;

(5)加热炉外壁与检修途径边沿的间距不该小于3m;

(6)对付设有蒸汽产生器的加热炉,汽包宜设在加热炉顶部或附近的构架上;

(7)加热炉与其从属的燃料气分液罐、燃料气加热器的间距,不该小于6m;

(8)当加热炉有空气预热器、鼓风机、引风机等辅助装备时,辅助装备的布置应不妨害其自己和加热炉的检修;

(9)加热炉与露天布置的液化烃装备间的防火间距不该小于22.5m,当装备之间设置非燃烧资料的实体墙时,其间距可削减,但不得小于15m。实体墙的高度不宜小于3m,距加热炉不宜年夜于5m,并应能防止可燃气体窜入炉体;

(10)当液化烃装备的厂房或甲类气体紧缩机房朝向加热炉一壁为关闭墙时,加热炉与厂房的间距可削减,但不得小于15m。

11

立式容器布置的方式有哪些要求。

立式容器的形状与塔相似,只是内部布局没有塔的内部布局繁杂,立式容器的布置方式和安装高度等可参考塔的布置要求,另外尚应斟酌以下要求:

(1)为了操作便利,立式容器可以安装在地面、楼板或平台上,也可以穿越楼板或平台,用支耳支持在楼板或平台上;

(2)立式容器穿越楼板或平台安装时,应尽可能避免容器上的液面指导、节制仪表也穿越楼板或平台;

(3)立式容器为了防止粘稠物料的凝固或固体物料的沉降,其内部带有年夜负荷的搅拌器时,为了避免振动影响,应尽可能从地面设置支承布局;

(4)对付顶部启齿的立式容器,必要人工加料时,加料点的高度不宜超过跨过楼板或平台1m,,如超过跨过 lm时,应斟酌设加料平台或台阶。

12

卧式容器的布置和安装高度有哪些要求。

(1)卧式容器宜成组布置。成组布置卧式容器宜按支座根基中心线对齐或按封头切线对齐。卧式容器之间的净空可按0.7m斟酌。

(2)在工艺设计中肯定卧式容器尺寸时,尽可能选用雷同长度分歧直径的容器,以利于装备布置。

(3)肯定卧式容器的安装高度时,除应满意物料重力流或泵吸入高度等要求外,尚应满意下列要求:

容器下有集液包时,应有集液包的操作和检测仪表所需的足够空间;

容器下方需设操作通道时,容器底部配管与地面净空不该小于2.2m;

分歧直径的卧式容器成组布置在地面或统一层楼板或平台上时,直径较小的卧式容器中心线标高可恰当进步,使与直径较年夜的卧式容器筒体项面标高同等,以便于设置结合平台。

(4)卧式容器在地坑内布置时,应妥当处置坑内的积水和有毒、可燃易爆介质的积累。坑内尺寸应满意容器的操作和检修要求。对多雨地域可斟酌在地坑上部设置雨棚。

(5)卧式容器的平台的设置要斟酌人孔和液面计等操作。顶部平台标高宜比顶部管嘴法兰面低 150mm 。当液面计上部接口高度距地面或操作平台跨越3m时,液面计应装在直梯邻近。对付集中布置的卧式容器可设结合平台。

13

泵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

泵的布置方式有三种: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和室内布置:

(1)露天布置露天布置的泵,通常集中布置在管廊的下方惑侧面,也可疏散布置在被抽吸装备的邻近。其长处是透风优越,操作和检修便利;

(2)半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的泵实用于多雨地域,一样平常在管廊下方布置泵,在上方管道上部设雨棚。或将泵布置在构架的基层地面上,以构架平台作为雨棚。这些泵可依据与泵有关设计布置要求,将泵布置成单排、双排或多排;

(3)室内布置在严寒或多风沙地域可将泵布置在室内。假如工艺进程要求装备布置在室内时,其所属的泵也应在室内布置。

14

泵布置有何详细要求。

(1)成排布置的泵应按防火要求、操作前提和物料特征分组布置;泵露天、半露天布置时;操作温度即是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宜集中布置;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之间应有不小于4.5m的防火间距;与液体烃泵之间应有不小于7.5m的防火间距;

(2)泵成排布置时,宜将泵端出。生齿中心线对齐,或将泵端根基边线对齐;

(3)泵双排布置时,宜将两排泵的动力审察对,在中央留出检修通道;

(4)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外侧时,泵区通道的最小净宽为2m,最小净高为3m,泵端前面操作通道的宽度,不该小于1m;

(5)泵布置在管廊下方或外侧时,岂论是单排或双排,泵和驱念头的中心线宜与管廊走向垂直;

(6)泵布置在室内时,两排泵净距不该小于2m。泵端或泵侧与墙之间的净距应满意操作、检修要求且不宜小于lm;

(7)除安装在结合根基上的小型泵外,两台泵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0.7m;

(8)泵的根基面宜超过跨过地面200mm。最小不得小于100mm;在泵吸进口前安装过滤器时,泵根基高度应斟酌过滤器能便利洗濯和拆装;

(9)立式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构架下方时,其上方应留出泵体安装和检修所需的空间;

(10)运送极端伤害物资(如丙烯。氢氰酸等)的泵房与其他泵房应分隔设置;

(11)消防水泵房应设双动力源;

(12)公用备用泵宜布置在响应泵的中央地位;

(13)泵的布置应斟酌管道柔性设计要求。

15

紧缩机的布置一样平常要求是什么。

(1)紧缩机组及其从属装备的布置,应满意制作厂的要求;

(2)紧缩机宜布置在被抽吸的装备邻近,其从属装备宜接近机组布置;

(3)可燃气体紧缩机的布置应相符下列要求:

与明火装备、非防爆的电气装备的间距,应相符现行国度尺度《爆 zha和火灾危险情况电力装配设计规范》GB 50028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划定;

宜露天布置或半洞开布置。在严寒或多风沙地域可布置在厂房内;

单机驱动功率即是或年夜于150kw的甲类气体紧缩机厂房,不宜与其他甲、乙、丙类房间共用一幢建筑物;紧缩机的上方,不得布置甲、乙、丙类液体装备,但自用的高位润滑油箱不受此限。

(4)单层布置的紧缩机,当根基较高时,宜按必要设置操作平台;当从属装备较多时,宜两层布置。


16

紧缩机的安装高度应相符什么要求。

紧缩机的安装高度,应依据其布局特色肯定。进出口都在底部的紧缩机的安装高度,应相符下列要求:

(1)进出口衔接管道与地面的净空要求 ;

(2)进出口衔接管道与管廊上管道的衔接高度要求;

(3)吸入管道上过滤器的安装高度与尺寸的要求;

(4)为了削减振动应低落往复式紧缩机的安装高度。

17

装配的节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布置应相符哪些防火划定。

(1)节制室、变配电室宜设在建筑物的底层,若临盆必要或受其他前提限定时,可将节制室、变配电室布置在第二层或更高层;

(2)在可能披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装配内,节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室内地面,应至少比室外埠坪高0.6m;

(3)节制室朝向具有火灾危险性的装备侧的外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非燃烧资料实体墙;

(4)节制室或化验室的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在线阐发一次仪表。当上述仪表安装在节制室、化验室的相邻房间时,中央隔墙应为防火墙。

18

临盆装配的通道设置应相符哪些要求。

临盆装配的通道设置应相符哪些要求。装配内通道的最小宽度和最小净高是若干。

进行装备布置时,应依据施工、维护、操作和消防的必要,综合斟酌设置需要的通道和园地。在装配内部,利用途径将装配分隔成占地面积不年夜于10000m2的装备、建筑物区。当合成纤维装配的酯化聚合、抽丝与后加工场房的占地面积年夜于 10000m2时,应在其两侧设置通道。装配内主要车行通道,应与工场途径连接。

(1)装配消防通道的设置应相符下列要求:

当装配宽度年夜于60m时,应在装配内设贯通式消防通道;

装配宽度小于或即是60m、且装配外两侧有消防通道时,可不设贯通式消防通道。装配内的不贯通式途径应设有回车园地。

途径的宽度不该小于4m,途径路肩上管架与路面边沿净距不该小于lm,路面内线转弯半径不宜小于7m,路面上的净空高度不该小于4.5m。


(2)检修通道应满意灵活检修用机具对途径的宽度、转弯半径和蒙受荷载的要求、并能通向装备检修的吊装孔。

(3)装配内主要车行通道、消防通道、检修通道应归并设置。

(4)操作通道,应依据临盆操作、巡回反省、小型维修等的频仍水平和操作点的散布决议。

起源:化工江湖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起源于互联网及业内子士投稿,微信"大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概念坚持中立,文中概念不代表本"号概念,文章仅供参考和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若有侵权,请接洽我们删除。

防爆商城:www.ex12580.com

服务热线:400-069-6169

电气咨询:0377-62377720

电机咨询:0377-62377731

企业邮箱:fbypt@ex12580.com

相关文章

新能源车高速通行,蓝牌政策助力绿色出行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能否上蓝牌、上高速,成为了许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文...

家电资讯 2024-12-29 阅读0 评论0

能源车背后的变革,驱动未来出行的新引擎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能源车逐渐成为了汽车产业的新宠。能源车背后,隐藏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它不仅代表着未来出行的方向,更预示着能源...

家电资讯 2024-12-29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