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能源车,绿色出行新潮流,引领未来出行革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出行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淮海能源车作为新...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2024年龙年刚至,海内A级车市场“价钱战”战火重燃,比亚迪方才凭借“电比油低”的标语推出了7.98万元起售的比亚迪秦(参数丨图片)plus DM-i荣耀版和驱赶舰05 DM-i荣耀版,北京当代随后便宣布海报以油比 “电”强强势回应,而且官宣伊兰特7.58万元起的超值优惠价钱。跟着两家车企的针锋相对,其他车企也纷繁下海参战,此中长安来源A05 70Lite版车型凭借着7.89万元的起售价劳绩了年夜量存眷。
突然而来的“价钱战”可以说直接改写了A级车市场永劫间的市场份额,到底因此北京当代伊兰特为代表的燃油车阵营老当益壮照样以比亚迪长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青出于蓝。相近价钱下是油车更有性价比照样电车更值得保举,本日我们就来比拟一二。
用车本钱“电比油低”
对付年夜多半购置A级车的用户来说,用车本钱可能是这部门用户十分存眷的购车要素,究竟对付这部门本不算太富饶的用户来说,后期的用车本钱可能直接影响着用车体验。
在用车本钱对照上,在DM-i混动技术以及长安1.5L高效蓝鲸混动动员机的加持下,无论是比亚迪秦plus、驱赶舰05照样来源A05的插混版本的WLTC综合油耗都只有2L/100km左右,纵然是馈电油耗也能坚持在4.5L/100km。但反观次用1.5L自吸动员机的伊兰特,WLTC综合油耗为5.6L/100km,由此可以看出,在后期补能本钱上切实其实是“电比油低”。
在整车质保方面,以伊兰特为代表的油车只能享受到三年10万公里的质保政策,而比亚迪则能提供六年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长安也能为来源A05车主提供三年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同时比亚迪和长安也都提供首任车主三电体系的终身质保服务。不外在维修颐养方面,因为比亚迪秦plus、驱赶舰05和来源A05均为混动车型,必要维护2套动力体系,是以颐养用度上可能会略高于身为燃油车的伊兰特。
驾乘体验油比“电”强
对照完用车本钱,我们还要对照一下各款车型的驾乘想-体验。
起首从动力机能的账面数据来看,当代伊兰特的入门车型,搭载1.5L天然吸气动员机,匹配CVT无级变速器,最年夜马力115Ps,峰值扭矩143.9N-m。其动力参数彷佛完全无法与比亚迪和来源的混动车型相比,要知道比亚迪的两款车型电念头就能提供180Ps的最年夜马力和316N-m的峰值扭矩,来源A05的电机机能还要更强一点。
但因为秦plus和来源A05属于插电式混动车型,自身带有一块相对较重的电池包,是以单车的现实车紧张比伊兰特重了300kg左右,以是在初段动力上只管伊兰特切实其实不如插混车型,然则在中后段尤其是插混车型呈现馈电状况时,伊兰特相对线性的动力输出就会更有上风,这一点从伊兰特拥有四车之中最快的190km/h的极速才能上也有所印证。
另外在操控层面,更轻的车重让身为燃油车的伊兰特有着加倍机动的驾驶感触感染,轻快的动力搭配调教功底深挚的底盘,在驾驶乐趣上切实其实跨越了较重的插混车型。在乘坐方面,因为插混车型必要在底盘上搭载一块动力电池包,是以弗成避免地会陵犯部门乘员舱空间。四车在车身尺寸上相差无几,是以在乘坐空间上反而是燃油车型的伊兰特更具上风。
伊兰特设置装备摆设略逊一筹
对照完用车本钱和驾乘体验,末了就要对照一下油车和电车的设置装备摆设差别。
实在在一些根基的平安设置装备摆设层面,伊兰特和比亚迪秦plus、驱赶舰05和来源A05之间根本相称,都标配了平安气囊、ESP车身稳固体系、ABS防抱死和TCS牵引力节制等相对根基的平安设置装备摆设。
然则在一些舒适性设置装备摆设和科技性设置装备摆设上,身为油车的伊兰特就显露出传统车企的滞后性。例如仪表盘设置装备摆设方面,3款插混车型均采纳了彩色液晶仪表盘,而伊兰特却依然沿用了相对过期的4.2英寸单色仪表盘。在中控年夜屏上,伊兰特8英寸的小屏幕对照其他车型上的12.8英寸和13.2英寸的年夜屏,着实是不够看的。
另外在智能化设置装备摆设上,伊兰特乃至不支撑舆图导航,无法进行OTA进级,也不提供车联网服务。要注意的是伊兰特乃至还没有配备智能车机体系,天然也就无法实现语音车载互联。与此同时,在舒适性设置装备摆设上,伊兰特的塑料材质偏向盘、织物座椅和手动空调更是令人觉得寒酸。
依据以上的对照来看,假如你更乐于接受新颖事物,家里有私家充电桩,那闭眼选择混动车型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假如你不具备充电前提,同时加倍注重驾驶品德,对车辆机器素质有必定寻求,那么北京当代伊兰特无疑更得当你的需求。
随同着比亚迪和长安启源的新一波贬价来袭,北京当代用伊兰特为燃油车型做出了回应。然则随同着新能源车型渗入渗出率的赓续晋升,紧凑级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正在被慢慢紧缩,那么接下来轩逸、朗逸、卡罗拉等热点紧凑级燃油车会不会也跟紧贬价的措施以此应对自立新能源车型的挑战。面临新能源技术的赓续提高,传统燃油车又是否还能站稳脱销的市园地位,这还必要宽大用户拭目以待。